主讲老师: 师伟(培训费:3-3.5万元/天)
工作背景:
中国质量协会学术委员上海交大安泰学院教授中兴通讯管理体系总监卓越绩效模式评审专家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工程&计算机资深质量专家,从事质量行业25年在国内率先提出“现代质量”的概...
主讲课程:
主要课程之《现代质量综述》类似课程:《质量意识》、《TQM》、《基于经营的质量》、《卓越绩效模式》、《质量成本》、《从技术到管理》、《优势思维和高质量决策》主要课程之《问题解析和现场改...

聚焦经营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大纲详细内容
课程分类: 质量管理
课程目标:
深入了解质量的内涵
质量行业发展到现在,早已突破了监督、控制的概念,重点关注管理标准化
其关注核心已经从早年的“产品”扩大为“经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
质量知识可以按照工具、流程、体系、绩效等层面
专业的质量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从之前的以检验、监督为主转变为咨询、分析、培训等等
面对这样的客观规律和管理现状,质量工作的正确定位和调整变得至关重要
如何提高管理标准化的程度
新的局面下质量工作的中心变为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的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的依据来自两方面:公司实际情况、适宜的管理标准
最终的结果是流程成为管理的首要考虑
管理改进工具、QC手法
流程的改进基于PDCA循环
流程的改进需要管理方法和良好的团队
QC活动是组织方式中较为成功的一种
其余方式还有8D、6Sigma、零缺陷管理、标杆对比等
整合流程的管理概念并和管理实践相结合
过多管理概念的引入和泛滥是有害的
成功的管理需要理清头绪、化繁为简并持之以恒
通过管理测量有效提高绩效,体现质量经济性
质量关注经营,具体体现为质量的经济性
管理趋于精细化的背景下,管理测量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展示了管理测量的基本套路和成功实践
质量工作的开展
围绕文化、流程、测量等关键词展开,构建简明有效的质量工作开展框架
质量战略管理
课程对象:中高层管理人员 专业质量管理人员 业务骨干
课程时间:2天
质量概念的深入认识
1.质量含义辨析(提问:您是如何看待质量的?)
a)高端客户眼中的质量(提问:您的高端客户和低端客户是如何看待质量的?)
b)质量责任的落实(提问:企业高层、中层、基层的质量职责)
c)质量知识的层次(互动:如何更好地地说服不同层级的员工、使之承担质量职责)
d)PDCA循环(练习:理想的PDCA和实际的PDCA)
e)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
f)从主要质量专家的生涯看质量
g)非质量人员的质量管理认知
2.质量战略
3.战略的含义(提问:战略的方向?富士康和苹果的不同是什么?)
a)战略的制定(案例:部分企业的质量战略及其分析)
b)质量的战略性(提问:您的企业是如何定位质量的?)
c)战略对企业业务的导向性(提问:您的企业战略是什么,质量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d)增强战略的执行力(案例:从失败企业看战略的执行)
4.零缺陷的质量框架
5.一个中心
a)两个基本
b)三个需要
c)四项原则
6.质量和现场改进
7.战略落地需要全员参与(互动:如何使员工更好地参与质量?)
a)质量工具框架(提问:工具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b)统计知识(测试:您是如何看待统计学的?)
i.头脑风暴(练习:头脑风暴的威力)
ii.典型工具和应用
c)规范处理数据和数据有效性
i.层别法、聚类和表格维度
ii.数据透视表(案例:快速有效处理数据)
iii.散布图、关联规则和预测(练习:ABC公司五年后销售额的预估)
iv.直方图和判读(案例:如何发现造假数据)
v.矩阵数据分析法(案例:如何用工具帮助决策,比如买房时的抉择)
vi.单变量求解和规划求解
8.改进项目的开展模式
9.QCC
a)8D
b)6Sigma
c)互动:问题改进的通用模式
10.质量战略推行和流程工作
11.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流程(互动:流程是否是企业管理的终极方法)
a)流程的必然性(提问:企业形态在成长过程中的演变)
b)流程推进带来的文化变革(互动:流程工作为什么很难?)
c)流程框架识别(互动:流程和E化的关系)
d)流程分类识别(练习:不同流程的控制要点)
e)流程关键参数(练习:你认为流程参数都有哪些)
f)流程的改进
12.管理标准和管理标准化
13.管理标准化的兴起
a)ISO9000条文原理及八项原则(互动:ISO9000是否已经过时了?)
b)ISO14000&OHSAS18000
c)WEEE和RoHS(互动:标准的本质和我们的应对)
d)一体化管理和CSR
e)CMM和CMMI
f)项目管理(互动:项目管理是否是新的管理模式)
g)质量安全责任和质量法规
14.管理测量和卓越绩效模式
15.质量经济性的重要性
a)管理测量的基本原理
b)管理测量的常见模式
c)质量成本(互动:质量成本工作为什么失败率很高?)
i.流程指标
ii.顾客满意度
iii.流程成熟度
iv.卓越绩效模式(案例:卓越绩效模式在具体业务的细化)
v.卓越绩效模式条文及原理(互动:卓越绩效和ISO9000的关系)
16.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的开展
17.全面质量再认识
a)质量文化的建立(互动:文化的本质)
b)流程和流程优化(互动:正确的流程文化是怎样的?)
c)测量体系的建立